然后云华静静躺在床上,继续梳理原主的记忆。
这时外面一声鸡叫声,打断了云华的回忆。
她看了看天,还是乌漆嘛黑的,继续回忆原主的记忆。
一直等到天快亮了,才赶紧爬起来。
现在她就是原主了,不能再这么悲伤下去了,胡梅花和杨胜利还等着她来照顾呢。
老年丧子的爷爷跟奶奶,也等着她来安慰。
既然原主希望那对夫妻知青得到惩罚,那么她一定会好好等着那家人上门,并且还会顺他们的意去当知青。
不过现在还是还是70年代,这个年代缺少物资,缺吃少穿的。
在离开之前还是要给家里留有足够的生活物资。
还有弟弟杨胜利,因为胡梅花怀他七个月的时候,杨建国出任务受了重伤,虽然后来经过医生的诊治人没事。
可胡梅花也因为惊吓和伤心过度,突然早产,后来母子两身子都不好。
胡梅花一直都不能干重活,杨胜利则是一直被小心翼翼的养着。
冬天不能冻,夏天不能热,反正只能精心细养。
这也是这些年来,原主努力上工养家的原因。
被人冒领的假千金(五)
云华起来就开始去煮早餐,打开米缸,里面有一小袋小米,不多也就一两斤的量。
这是原主以前特意弄回来,熬小米粥给胡梅花和杨胜利吃的。
还有一袋二十多斤的黑面,以及一袋二十多斤磨好的玉米面,这都是他们回来之后,大伯和二伯家送过来的。
再打开橱柜,里面有十几个鸡蛋,这是大队长和村里其他邻居们送来。
云华熬了一锅小米粥,再蒸了几个黑面馒头,想了想又煮了两个鸡蛋。
这就去今天的早餐了,就这也还是靠山屯数一数二的伙食了。
云华偷偷刮了点培元丹的粉末放到小米粥内。
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胡梅花和杨胜利的身体养好。
她先拿了个小盆装了一盆,准备送去爷爷奶奶那边。
两老人一向深明大义,当年明知道原主不是杨家亲生的。
可是每次胡梅花带她和杨胜利回老家,爷爷奶奶和大伯二伯家,都没有对原主另眼相待。
吃的喝的这些,和杨胜利以及其他堂哥堂姐们,都是一样的。
是以,云华决定还是要好好维系好这份亲情,也当是为了杨建国尽孝了。
,杨老爷子总共生了三儿两女,两女儿最小,是双胞胎。
都嫁给本村的外姓人家,两姑父的性子都很好,两姑姑也还算幸福。
老两口在两姑姑都嫁人以后,就做主分了家。
并且替当时还在部队的杨建国,也申请了一块宅基地。
帮着给建了四间房,并且把屋子前后,都是给砌了院子围了起来。
因为这算是自留地,所以大伯跟二伯还有几个堂哥,平时趁着下工的时候,都会在院子内种点粮食和蔬菜。
至于地里的收成,粮食他们自用些,不过大多数都是被奶奶给收起来。
混着一些大伯母二伯母做成的干菜,一起寄到部队去。
就算胡梅花每次说,他们在部队也种了菜,并不缺这些也从不间断,就怕他们在部队没粮没菜吃。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原主他们回来就有地方住。
看着院子里那满满的菜地,心里都安定了不少。
云华等胡梅花和杨胜利起来之后,才对着胡梅花道,“妈妈,我给爷爷奶奶送点小米粥过去。”
胡梅花朝她点头,“你爷爷奶奶这几天也辛苦了,过两天拿一斤肉票去买斤肉回来,给他们送过去好好补补。”
“好。”
云华应道。
不过心里想的则是,空间内养的那些鸡鸭鹅,还是要找个合理的理由,拿出来才行。
爷爷奶奶是和大伯一起住的。
大伯,二伯还有云华家的房子,都是并排在一起的,就中间用围墙隔了开来。
要是从外面远远看去,就好像是一整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