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然爹的这一番话遵定了季然娘同李家正式攀亲的决心。
季然娘为了自己的孩子,拉下脸又去求了淮山娘。这一次一起来的还有季然爹,这个平日里怕婆娘的男人,为了自己的孩子也来了。
从情到理,从流言蜚语讲到世事无常,最后淮山娘说同儿子商量一下,婚事一定要同他商量,要不怕他那个脾气做出什么事来。
季然爹高兴的答应了,他说,他知道淮山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他等着他的决定。
这一次淮山娘让李大哥拉着他去山上找的李淮山,山上远,淮山娘腿脚不太好,前些年干苦活累着了,李大哥扶着她说:“娘,要不我上山把他叫回来说吧。”
淮山娘摇了下头:“已经让他委屈了,不能让他特意跑下一趟来就为了听到这些事,我这个做娘的这些年对不住他,他在山上这么多年,我就没上来几次。”
李大哥把背篓往上背了下,跟她说:“娘你别这么说,你这腿脚不好,二弟他都明白的。”
淮山娘摇了下头:“我现在就是拿着我这腿脚的毛病又来逼他了。”
自古以孝为先,她家老二虽然脾气不好,可孝顺是没话说的,只要自己来说,他就算再不情愿也会答应这门亲事的。
淮山娘这么想着心里也不好受,这些年为了还清家里的债务,淮山做这个辛苦又危险的猎户,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在这个大山里,本来想着等他成年就给他娶一个喜欢的人,陪他在这里,哪知孝期三年,把他拖到了19岁。
现在好不容易出孝期了,还没等自己去给他谈一个勤快人家的好孩子,他就摊上了这样的事,不得不在全村人的嘲笑声里娶他不愿意娶的人。
她儿子虽脾气不好,但不会无缘无故讨厌别人,他之所以成现在这样不愿下山,不爱跟村里人打交道,就是因为这些年因着他爹病重,借了些钱,逼着他看清了村里人催债时的嘴眼。
不怪村里人嫌弃他们,借钱本就不是好事,但凡能有一线生机,都不要去求人。
本来今年已经还清债务,可以让他挺直腰板说亲了,哪知季然娘前段时间做出了让他寒心的事。不仅不念他救命之恩,还因为嫌弃他穷迫不及待的跟他划清界线。
所以现在他又怎么会愿意娶季然呢?
淮山娘看着茂密的一眼望不见底的丛林,深深的叹了口气:“是我这个娘对不住他,我要是早知道有今天,我就应该早一点儿去为他求娶一门亲事。咱们不挑人家长相,只要脾气好,勤快,不嫌弃我们家穷,我就都同意。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李大哥宽慰她:“娘,您看您这话说的,您老人家不挑长相,二弟他也不挑?咱家老二长那么好,不得找个长得好看的,而论起好看来,那个然哥儿是咱们这十里八乡最好看的一个了。没准二弟就同意了,您老人家就放宽心。”
淮山娘拍了他一下:“老二会像你这么肤浅吗?好看不也得有眼缘啊,再说好看能当饭吃吗?然哥儿……”
淮山娘叹口气道:“我也不是说然哥儿不好,我是看他不是能吃苦受累的人,恐怕到时候连顿热乎饭都做不出来。”
李大哥说:“这有什么,二弟会做饭,上次来二弟就做给我吃了,那手艺比娘您差不了哪儿去。”
淮山娘这次狠狠拍了他下:“让你上山看你弟,你是来混吃的了?”
李大哥笑道:“是我错了,娘,你再歇一歇,前面就到了。这个时间点儿老二去打猎了,咱们去了先给他好好做顿好吃的,我亲自做,只要二弟不嫌弃我的手艺。”
李淮山这个时间点儿确实去山林打猎去了,中午带着干粮,一整天他都在外面,直到晚上才会回来。
所以当傍晚回家,看到炊烟袅袅,院门开着,就知道李大哥来了,
大青跟大黄、小黑都不叫,先溜进院子里巡视,李淮山背着背篓进来,正想问怎么才几天就又来了的,就看见他娘出来了。
他娘都来了,李淮山难得的笑了下:“娘,你怎么上来了,你腿脚又不好,你要是有什么事让大哥跟我说一声不就行了。”
见到娘总还是高兴的,高兴完才会想别的,这肯定是又有什么事了。
李淮山把背篓放地上,问道:“是家里有什么事吗?”
淮山娘笑道:“没什么事,你先洗手,先吃饭。”
李大哥给他接过背篓,把篓子里的猎物拿出来,拿出一只山鸡、两野兔后,李大哥笑了声:“哎呀,还有这么大一只狐狸!怎么抓到的,今天收获颇丰啊!”
狐狸皮毛最值钱,这一只成年狐狸光滑的皮毛怎么也能买到6、7两银子。
李淮山朝大青他们抬了下下巴:“他们三个帮忙,围到了事先布好的陷阱里。”
这只狐狸他前几天就注意到了,这几天一只在布陷阱,狐狸聪明,想要它完整的皮毛得围剿,李淮山箭术学的不错,能射眼,不过他还是想再保险一点儿,反正狐狸能猎到就猎,现在猎不到就冬天再猎,没有特别着急,不过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