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哼。”面对魏修远平静的面容,闻卓似乎不是很满意。
&esp;&esp;宫女又递给魏修远一双银筷,一个青花瓷碗,魏修远拿着碗夹着菜自己先吃一口,用玉筷再给帝王夹一筷子。
&esp;&esp;闻卓盯着魏修远沉闷夹菜的侧颜,不一会儿面前的瓷碗当中已放下不少餐食,一个小太监脚步飞快的朝着李公公对着李公公耳边说了一句,刹那间李公公脸色就变了。
&esp;&esp;魏修远沉默的给帝王夹菜,闻卓就这么吃着,相顾无言,氛围越是愈发的轻松。
&esp;&esp;李公公看着帝王舒缓的眉眼,内心稍微惊奇一阵,可很快又被刚刚听到的消息扰了心绪。
&esp;&esp;闻卓瞧着魏修远吃的差不多了,才停下筷子,揉了揉肚子,他也撑的也不行。
&esp;&esp;等闻卓用完膳,瞥见李公公的脸色,加上外面哗啦啦如天幕被划破掉落的雨声渐渐平息了,就知道大雨已经渐渐停了。
&esp;&esp;他等李公公给他禀告消息,李公公自然知道两头为难,还是等帝王用完膳食,才缓缓走过去,用平缓的语调说着,“陛下,外面的大雨渐渐停歇了。”
&esp;&esp;原本还在擦手的闻卓动作一顿,快速扭头看向弯腰恭敬的李公公,“什么?”
&esp;&esp;李公公把刚刚的话重复说了一遍,陛下的脸色果然变得阴翳起来,那张仙童般的脸此刻乌云密布,帝王抿着唇,死死盯着魏修远,许久才挤出一个怪异的笑。
&esp;&esp;魏修远其实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情如烟花一般灿烂,天不亡他魏家,出现了一线生机,可很快他低垂的头余光瞥向帝王,心又凉了半截。
&esp;&esp;“好,好的很!”
&esp;&esp;闻卓像是从胸膛里挤出这句话,恶狠狠的盯着魏修远,手这么一挥,面前的餐桌上的菜肴被他推倒不少,刺耳的声音让宫人立马跪下。
&esp;&esp;“来人,宣太师觐见。”气呼呼的闻卓甩袖离开,大步朝着勤政殿走去,衣袍随着走动被掀的哗哗作响。
&esp;&esp;帝王震怒,上苍真的降下天罚,魏家冤屈。
&esp;&esp;这消息快速在紫宸殿的宫女太监们眼神里流露,魏修远站在餐桌旁,手里还捏着一双筷子。
&esp;&esp;刚刚饥寒交迫,现在肚子里有食了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更何况雨停了,这无疑不做实了魏家有冤屈的事实。
&esp;&esp;太师得到宫里来的旨意,乘坐着马车入宫,这时雨停了,他望着青石板路上已经收起纸伞行走的人,眸子里深意让人不解。
&esp;&esp;不过越靠近宫廷,他的脸色越愈发的厌恶,等他下了马车,轿撵已经在宫门处等候,身为帝王的恩师,又是太师,他受到的待遇自然堪比帝王,宫廷内行走有轿撵随行,可见是多大的恩宠。
&esp;&esp;可太师却愈发的讽刺,他看似平静的接受了,外人都传太师挟天子令诸侯,可真的事实如此吗?这事也只有太师自己心里明白。
&esp;&esp;轿撵摇摇晃晃带着太师走到勤政殿,路上大雨停歇,宫道上都是湿哒哒的,宫人已经出来清扫被暴雨击打而掉落的树叶。
&esp;&esp;“陛下,太师求见。”宫人禀报着。
&esp;&esp;“准。”闻卓挥了挥手看着满地的瓷器书画碎片满意极了,就等着好戏开场。
&esp;&esp;太师缓步走入殿内,就见到掉落一地的瓷器碎片,就好似之前帝王震怒发泄过情绪一般。
&esp;&esp;太师捻去眸子的痛恶,端着一副慈祥和蔼的面目表情,明知故问道,“陛下这是何事如此震怒?可小心气坏了身子。”
&esp;&esp;闻卓喘着出气,一副气恼的模样,看向太师的目光那一刹那变得如同幼崽找到了依靠,多了些软糯的意味,“太师,朕很生气。天下所有人都欺负朕,朕只有你为朕做主了。”
&esp;&esp;
&esp;&esp;作者有话要说:
&esp;&esp;闻卓:天罚,好害怕哟!
&esp;&esp;第123章 如何做一个勤政的帝王6
&esp;&esp;“陛下此言差矣, 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天下都在陛下掌握当中,无人敢欺负陛下。陛下为何生气?是因为魏家叛国之事?此事不都盖棺定论了, 陛下还在因此事何因由烦恼?”太师的目光如同看待自己家的孩子一样, 温暖至极, 他端着虚假的笑。
&esp;&esp;“京都三日大雨,外界流传是天罚。也就是怪朕判决有异,大臣们都在朝堂怨朕,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