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2章(1 / 2)

阿笙缓声道:“公主可上一份奏折,以民生为由,道欲在西南边关种树,改善当地的生存环境。”

合德愣了愣,“种树?”

“种树自古都是防风沙的法子。”

阿笙继续道:“要种树便要人手,我会让卫琏命人装作农人去种树,有了劳作自然就有收益。而具体一个人开多少工费,朝廷不会深究,我们定了便是。”

这钱便可通过这个法子到镇南军的手上。

安南关那一大片的荒漠,岂是一时半会能种的完的,阿笙这是给了镇南军一个多年的收入。

也给了她自己一个常年拿捏卫氏的由头。

“即便日后事发,镇南军装作农人我们又不认识,自然也怪不到公主头上。”

“但即便种树,朝廷也不会拨那么多钱来。”

合德这话说到了点子上,这也是阿笙这个法子薄弱之处。

阿笙点了点头,“剩余的钱,我们得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公主可听闻我建海上航道之事?”

合德点了点头。

“此前这航道是由西州王室做主,但茉莉公主如今心思斐然,再者从前我们无论是漕运还是货物都是用他人的东西,航道所赚甚少。”

“所以我现在想将这笔生意全部拿过来自己做,组自己的船队,借窦氏的资源卖自己的货物。”

合德不知她为何提起这个,但却也没有打断她。

“东境漕运势力庞大,几乎被几大世家占尽,所以我想自己组漕运队伍须得公主帮一帮我。”

阿笙看着合德道:“若能做成这笔生意,往后我就可以拿这条航道填补朝廷的拨款,替公主养着镇南军。”

阿笙这话说的漂亮,商道收益阿笙很清楚,拿来补剩下的军饷根本占不了多少,但合德不清楚,在她眼中这个法子是一个互惠互利、两全其美之事。

待阿笙细细将这些说完,合德看向她的神色中带着赞许。

这些年她招揽过那么多有学之士,但无一人如阿笙这般,对朝廷政务、地理堪舆、商事贸易都一清二楚之人。

她甚至在反思自己此前为何会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声,差点错过了这般人才。

合德缓缓舒了一口气,她带着笑意,对阿笙道:“按你说的做,公主府会全力支持你。”

阿笙故作对公主的赏识感激不已,起身垂首谢恩。

而她低垂的眉目之中却是一片清明。

阿笙借合德的势拿捏了卫氏的军饷,不仅多了合德这个保护伞,又赚了自己的钱,这笔交易中,她让他们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阿笙她自己。

阿笙的安排

咸宁街上,一名掌事模样的人从春秋钱庄走了出来,他手中抱着一个上了锁的盒子,在几名武卫的护送下上了马车,直往窦府而去。

这番阵仗引得街道之上的行人纷纷侧目,看样子便是春秋钱庄为哪家大户去送珍贵之物。

彼时安氏正在阿笙的院子里,看她新在后院做的清池。

小桃将前院送来的鸢尾鱼放了进去,那鱼儿摆尾躲过漂浮的浮藤花,很是灵动。

此时小厮来报,春秋钱庄的掌柜来了。

阿笙放下手里的鱼食,将安氏请进了屋内,自己方才去见那掌柜。

虽然她前日里与合德将盘算说得清晰,但无论是朝廷的政策还是航道之事,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成,而卫氏眼下便需要钱财。

因此,她先向窦盛康借来了一些,帮卫氏先撑上两三个月。

不过,为了能过得了帝宫那边的眼,阿笙让卫琏拿一个东西与自己换,对外做出是卫琏贱卖家产而换回来的。

这东西得“看上去”珍贵,而双方过手的钱也得经钱庄做个见证。

证明这笔钱财没办法彻底解决卫氏所面临的危机,只是朋友之间微薄的救济。

也证明卫琏此时当真已经走投无路了,方能遂了帝宫那位的心意,不至于迁怒阿笙。

因此二人一番安排,便从春秋钱庄的保管箱内取了一个卫氏寄放在那的“珍宝”,由专人谨慎地送去窦府。

阿笙接过那盒子并未打开,让人给了掌柜赏钱,又命小桃将人送走。

待春秋钱庄的人都离开了,阿笙带着那盒子回了院子,便随手放在了案几之上。

安氏见东西是城中闻名的大钱庄送来的,盒子面上尽是工艺,当是珍贵的,便问她为何就这么丢着。

阿笙笑了笑,打开那盒子,里面却是空的。

阿笙从旁的匣子里拿出了一封信函,里面有两份文书,一份是卫氏所拟的借据,另一份则是他卫府宅院的契书。

这才是卫琏抵押给她的东西。

阿笙不由想到与卫琏提及此事时,窘迫地想了半晌,家中还能寻出哪些值钱之物,原是想将先帝亲笔的《百马图》抵给阿笙。

但阿笙道,卫氏的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