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章 儿将军 儿皇帝 登基认父姜浩言 最终章(3 / 4)

;陈友谅又看向姜浩言道:“浩言,你说的义父都答应你,登基之后诏告东齐,重戟自会撤军。除开姜城安留下之外,你每年上元必须到天下城来请安,你所生下的第一个儿子必须送到义父的身边,这两点你可敢应下?”

&esp;&esp;逃过一劫的姜浩言不敢去摸冰冷的后背,也不敢去擦额头的冷汗。这样的一惊一乍大喜大悲让他的心脏跳的有些过快,顾不得提起裤子跪地道:“孩儿谢过义父。”

&esp;&esp;陈友谅满意点头,接着又笑道:“早前听说徐东爵叫人滚,天下城就没人敢爬,姜浩言,这一点你可有所耳闻?”

&esp;&esp;回忆起与徐东爵冲突的一幕,姜浩言急忙道:“孩儿这就滚。”

&esp;&esp;宝刀丢弃在地,姜浩言拉起裤子,快速向着门口滚去。每滚一圈,泪珠便滚落一地,有些屈辱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屈辱的泪水也只有施暴之人看不见的时候才敢流落。

&esp;&esp;滚出大殿,直到陈友谅消失在视野中姜浩言才敢起身。没有回头去看姜城安,就这么迎着不远处的王千阳走去,天下城,姜浩言半刻也不想待。

&esp;&esp;姜浩言离去,徐飞将上前捡起自己的佩刀,冲着陈友谅一拜,转身向殿外走去。

&esp;&esp;陈友谅望向徐飞将的背影,愤恨道:“大哥,没有你,天下一样会到我陈友谅手中。”

&esp;&esp;徐飞将停步,却是没有回头,苍老的面庞皆是悲凉,没有吐出半个字。

&esp;&esp;陈友谅放平心态,和声细语道:“陆文龙说你那孙子正在东齐军中,你写一封信,我让舒小心带去召他回来。到时候我要封他做侯爷,还要给他无尽的富贵。”

&esp;&esp;背对着皇帝听金口玉言已是失礼,若是再背对着皇帝说话,那可是大不敬之罪,此刻的徐飞将早已忘却礼数,压下泪珠不转身道:“友谅,庐江之战你群困潦倒之时我都不曾背叛你,如今大楚兵强马壮,我又岂会背叛?有没有人质在,徐飞将都不会害你,你要怎么便怎么,子东来不来,我也不敢保证。”

&esp;&esp;友谅,这是徐飞将在陈友谅就藩河东以前私下对陈友谅的称呼,已经将近四十年没有这般喊过。

&esp;&esp;陈友谅神色一暖,对于这个称呼他等了太久太久,以至于已经快要忘记人间还有人敢这般叫他。微微一叹,陈友谅怅然道:“大哥,若是你愿杀周延年,友谅也不必如此。你放心,只要子东回来,到时候你徐家一门双王。我大楚养得起徐家。”

&esp;&esp;“多谢陛下。”徐飞将迈开脚步,笔直的腰板有些坍塌,一步一步走出大殿。

&esp;&esp;看到镇南王走出,一直担心陈友谅的蔡京才惶恐不安的走入大殿,直到看到陈友谅端坐在龙椅上,才稍稍安心。

&esp;&esp;陈友谅有些疲惫的挥挥手道:“让舒小心去镇南王府拿一封信,然后连夜赶去通州把徐子东给我带回来。再让人好吃好喝供着姜城安,毕竟是一品高手,多少有些颜面。”

&esp;&esp;红袍蔡京低头称是,这才走上前去扶一叶知秋姜城安,从此以后东齐一品便在南楚落地生根。

&esp;&esp;滚出大殿的姜浩言同王千阳中原一起连夜赶回历下城。此间事了,登基之事已经摆在眼前,等到十万重戟撤军,冀州的兵马便可出动奔袭洛阳。

&esp;&esp;今夜的太多事不足为外人道,其中酸楚唯有本人最能体会。

&esp;&esp;一路上王千阳对于这个承诺帮自己建城的少年有诸多疑问,但都忍着没问,能够让天下第一感兴趣,姜浩言足以自傲。

&esp;&esp;但这种骄傲的前提,没有几人愿意去切身体会。

&esp;&esp;回到历下城的姜浩言没有休息,此时天已经大亮,等着宣武帝上朝的群臣议论纷纷。

&esp;&esp;宣武帝谈不上勤政爱民,但早朝一事却是从未缺席。

&esp;&esp;今日离正常早朝的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时辰,却迟迟不见宣武帝的身影,满朝文武不由得暗暗臆测。

&esp;&esp;等到姜浩言穿着一身蟒袍走向宣武帝平日坐的位置之时,文武才闭上嘴巴,神色惊恐。

&esp;&esp;坐在龙椅之上的姜浩言刚刚拿到诏书,根本来不及换衣服便出现在大殿中。第一件事便是宣布姜浩存伙同郑功谋反,太子姜浩彬为救宣武帝被杀,宣武帝同样身受重伤,不得不提前传位于姜浩言。

&esp;&esp;这件事已经足够震动,让满朝文武骚动。

&esp;&esp;可第二件事却不止是骚动那般简单,朝堂酸儒腐儒哭天抢地,纷纷叫嚣着大齐名存实亡。

&esp;&esp;只有极少数智慧过人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