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1 / 2)

&esp;&esp;有河的地方必有桥。

&esp;&esp;所以胡茂桢带着所部骑兵把过河的桥给占了。

&esp;&esp;这也叫料敌先机。

&esp;&esp;王世选同张朝麟部一头撞上了胡茂桢部,从交战到停战,约摸不到一柱香时间。

&esp;&esp;准确的说,胡茂桢部骑兵纵马一个冲锋就击溃了狼狈逃窜的汉军,在斩首只有一百多颗的情况下,王世选同张朝麟不约而同选择下马投降。

&esp;&esp;而在从前,即便胡茂桢部有三千余骑兵,想要靠一个冲锋就打垮身经百战的汉军八旗,难度不比攻坚来得轻松。

&esp;&esp;即便顺利赢得此战,胡部恐怕也要折损过千。

&esp;&esp;此事也侧面证明正在北撤的清军其实就是在逃跑,无论是士气还是战斗力,都已经低到极点。

&esp;&esp;大势不在,强兵也如土鸡瓦狗。

&esp;&esp;“大人,怎么办?”

&esp;&esp;见正红旗同镶蓝旗已经大败,李率泰部下的汉军正蓝旗兵都吓掉了魂,与之一同的那两个蒙古牛录兵也是惊骇连连。一些蒙古兵更是用蒙古语大骂满洲人不讲信用,连他们蒙古人也抛弃了。

&esp;&esp;李率泰咬牙不语,要知道王世选同张朝麟竟会败得这么迅速,他昨天就应该采纳曹振彦的意见把这帮混蛋绑了!

&esp;&esp;整整三千人啊,就这么完了,就这么完了

&esp;&esp;要是凭城坚守,哪怕最终还是守不住,也不致于连还手之力都没有,就叫人家覆没了!

&esp;&esp;疼的李率泰心都在滴血。

&esp;&esp;更可恼的是那个蔡士英!

&esp;&esp;王世选、张朝麟尚知同顺军打上一仗,那蔡士英却是直接投降,果然前明那帮辽东军最是靠不住!

&esp;&esp;曹振彦也是脸色惨白,顺军的骑兵占了过徐水的桥梁,他现在就是游怕也游不过去了,也怕是再也见不到主子。

&esp;&esp;现在怎么办,李率泰也不知。

&esp;&esp;就在他迟疑未决时,顺军动了。

&esp;&esp;仔细一看,不是顺军,而是那帮刚刚降了顺军的汉军挥舞着兵器扑了过来。

&esp;&esp;王世选同张朝麟赫然就在人群之中,这两个无耻之徒割掉了辫子,并在胳膊上系了一条红布带。

&esp;&esp;不用问,此举是为了分辨敌我。

&esp;&esp;李率泰的汉军正蓝旗同那两个牛录的蒙古兵并没有在徐水边上演什么逆天奇迹,从军官到士卒无一有斗志的他们很快就被一个时辰前还是自己人的王、张所部冲得七零八散。

&esp;&esp;从头到尾,顺军胡茂桢部都在看热闹,用胡茂桢本人话讲:“上山入伙还讲究个投名状,他王世选、张朝麟此时不出力更待何时!”

&esp;&esp;四下里,李率泰部下的汉军辫子兵不断被胳膊系红布的“顺军”砍倒,但李率泰犹在咬牙苦战。

&esp;&esp;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

&esp;&esp;徐水河畔第二次战斗打响的时候,越来越多的顺军围了过来。

&esp;&esp;来的是隶属第二军的第十二镇赵忠义部,该部在军提督刘体纯的指挥下同第十一镇辛思忠部一直活跃在保定周围地区,战前接到的命令是一旦清军北撤,则该军要如猛虎下山,拿出决死的精神死咬清军。

&esp;&esp;第二军另一个镇已在提督刘体纯、镇帅辛思忠的指挥下从容城北进,于新城、固安一带隐蔽行军。

&esp;&esp;清军若攻打良乡,则第十一镇立时从东侧袭击清军主力,牵制清军,分散其用兵,为良乡城内的耿仲明部带去坚守的信念和希望。

&esp;&esp;其余各部包括从保定北上出击的第一、第三两军则汇合第十二镇于清军后方进军,最终形成在良乡以南区域合围并全歼清军主力的战略意图。

&esp;&esp;这个战略意图是大顺监国闯王陆四亲自拟定的,南征的多尔衮大军,他陆文宗不敢与之硬碰,可北逃的多尔衮大军,他陆文宗要还不拎着大刀砍他妈逼的,他这大顺监国闯王就白当了。

&esp;&esp;第十二镇出现在战场后,也没有立即投入战斗。

&esp;&esp;原因是镇帅赵忠义见清军所剩兵力不多,且是汉军和蒙古兵,便有意招降,以求尽快结束战斗,整军北上。

&esp;&esp;但随后发现清军将领竟试图聚拢残兵往西边突围,赵忠义便不再犹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